创新需合法:互联网法律风险事件解读

观点 · 创新 / 稻壳 / 2020-04-09

电商平台“二选一”争议再起,平台竞争环境需重新审视

事件概况:618期间,格兰仕声称其天猫店铺遭遇技术屏蔽和限制流量,被要求在电商平台间进行“二选一”。“双11”前夕,格兰仕又称,已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对天猫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提起诉讼。10月,最高院就京东诉天猫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逼迫商户“二选一”案作出裁定,驳回阿里管辖权异议,同时,唯品会、拼多多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11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规范网络经营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将对“二选一”依法开展反垄断调查。

事件解读:由于获客成本提高、销售模式趋同等多种因素,“二选一”由平台给予特别流量奖励升级为对不配合商家以惩罚的恶性竞争。关注巨型平台互掐的同时,更要关注因平台互掐成为“炮灰”的平台内商家。真正为中国电商贡献市场活力的不仅是几个巨头电商,更是千千万万个商家和消费者。在“二选一”竞争影响论证时,不但要看到对直接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产生的影响,还需要看到对商家利益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侵犯用户个人信息案件频发 监管专项治理App违法违规

事件概况:2019年全球互联网领域个人信息强监管趋严。1月25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3月,上海市消保委发布App个人信息保护评测;8月,广东公安曝光44款违规App,9月,又曝光“西瓜视频”、“芒果TV”等42款App违规;12月,上海公安网安部门依法查处13家违法违规App运营企业;公安部要求“考拉海购”等100款违法违规App下架整改。3月20日,天津滨海法院作出禁令,裁定抖音立即停止将微信QQ开放平台授权登录服务提供给多闪使用。

事件解读:数据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资料,数据利用的前提是保护,这一点不能本末倒置。随着互联网产品国际化,用户权益意识觉醒、企业合规成本增加,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全球性问题,如何解答行业难题,理应回到制度规则和行业共识,数据收集、使用应当遵循合理、正当、必要的原则。当前,《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列入立法规划,《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在征求意见稿,需要各方共同探索发展和保护的平衡之道。

虚假流量侵蚀互联网商业根基 平台治理、司法规制亟待破局

事件概况:2019年6月,星援App背后的流量造假团队被北京警方抓获,该App是粉丝圈的刷量软件,通过绑定成百上千个微博账号,实现批量转发、评论。该App曾缔造蔡徐坤单条微博1亿次转发的惊人现象。7月中旬,微博“超级话题”中周杰伦粉丝刷榜,创造单周“超话影响力”过亿的微博新纪录。10月中旬,深圳一创业公司曝光微博零转化率,该公司随后被曝产品问题,被戏称为“假上造假”。刷量、群控黑灰产还在“对外转出口”,瞄向Facebook、Twitter等平台。

事件解读:在暴利驱动下,虚假流量等黑灰产已经进入互联网世界的肌理,当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追求“唯数据论”“唯流量观”,刷单、刷量、群控、羊毛党等黑灰产业便不缺市场,一切皆可“刷”。据统计,国内各种刷量平台已达1000多家。当市场需要“真数据”时,流量泡沫总会被戳破。如果任由虚假流量、群控开发者肆虐,将侵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根基。已有平台向黑灰产发起诉讼,如何规制虚假流量乱象,仍亟待平台治理、司法规制快速破局。

短视频进击游戏直播引纠纷 法院连发禁令树立行业规则

事件概况:2019年短视频向垂直领域拓展。部分短视频平台未经授权利用招募主播、打赏变现、广告营收等,开展游戏直播商业运营,与游戏开发商因游戏画面导致的著作权纠纷再度凸显。2019年初,广州、重庆、深圳等多地法院接连下达裁定,禁止西瓜视频、抖音短视频、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未经授权直播《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等热门游戏。2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下达禁令,裁定字节跳动公司立即停止对未获得授权的游戏直播行为,该案成为“游戏直播第一禁令案”,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的互联网白皮书》。

事件解读:网络游戏知识产权是游戏市场参与主体构筑的“护城河”,未经授权的商业化、大规模组织游戏直播和短视频传播行为抢占游戏权利人的商业利益,侵害权利人合法权益并构成不正当竞争。从法院对游戏直播行为的定性来看,司法裁定进一步明确直播平台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游戏直播业务,为游戏直播、短视频行业市场竞争树立司法规则。系列案件也促使直播平台与游戏公司开始授权合作。

大数据服务商违规爬取数据 公安部全链条打击“套路贷”

事件概况:2019年1月,公安部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其中,“套路贷”牵涉出导流获客和暴力催收两个帮凶,而爬虫则为“套路贷”平台爬取通讯录等个人敏感信息,并引发命案。7月以来多家爬虫公司有关负责人被带走,以往打着金融科技旗号,以爬虫技术为手段、以买卖客户数据为利润支柱的大数据风控公司,集体陷入风声鹤唳。9月,新颜科技、魔蝎科技、公信宝、天翼征信、信用管家等先后被查,若干高管被警方带走,同盾科技、百融云创等被“协助调查”;白骑士、聚信立、天机数据、立木征信等纷纷表示暂停爬虫业务。10月,51信用卡等被调查。

事件解读:打着大数据科技公司的噱头,为“套路贷”提供技术、数据服务,突破数据来源违法、滥用的红线,必将遭受法律严惩。非法爬取个人信息等乱象频发,涉及企业间的数据业务合作,需要建立完善的流程和制度,针对合作客户所经营的业务,需要符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严格的客户准入、审查与退出管理办法,确保业务合法合规。

视觉中国“黑洞”照片引争议 图片版权授权机制被质疑

事件概况:4月11日,视觉中国网站上出现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并称版权归其所有。当天,共青团中央官微发布视觉中国网站上国旗和国徽的截屏,喊话:“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多位权利人宣称,曾接到视觉中国“碰瓷”投诉,引发舆论关注。天津网信办连夜约谈视觉中国,责令其全面彻底整改。4月12日,国家版权局将把图片版权保护纳入“剑网2019”专项行动。

事件解读:视觉中国将图片维权作为商业运营模式,动辄进行高价索赔,要求签订包年合同,涉及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合理价格等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舆论汹涌既是不能容忍视觉中国打着知识产权保护的旗号,反过来侵权,也是愤怒于视觉中国“碰瓷式”维权,甚至违背法律。如何构建合理的图片版权制度,平衡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两者之间的利益,仍然是一道需要不断求解的问答题。

虚假广告蔓延短视频 网红直播带货引监管重视

事件概况:10月,现象级“网红带货”主播李佳琦直播销售时“翻车”,后又因为直播介绍产品时将“阳澄状元蟹”变身为“阳澄湖的大闸蟹”,引发人们质疑“网红带货”涉及虚假宣传。10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对外表态,将对网红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重拳出击,“刷单”“假评论”等违法行为将受到查处。“双11”前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要求电商直播节目不得包含低俗内容,不得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网红带货”成为行政监管重点。

事件解读:短视频营销广告、“网红带货”是2019年最为火热的商业模式,但也出现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营销夸大其词、产品质量注水等乱象,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无论短视频电商还是网红带货,都属于新的消费模式,并形成新的产业链,需要政府、商家、平台等多方协同共治,推动电商规范化发展,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

警方打击跨境“杀猪盘” 电信诈骗者难逃法网追捕

事件概况:今年以来,针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猖獗的形势,公安部组织相关地方公安机关多次赴柬埔寨、菲律宾、老挝、西班牙等国家开展警务执法合作,捣毁一大批诈骗窝点,先后8次将780余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国。其中,电信诈骗多样,除了“杀猪盘”骗局之外,还有些不法分子哄骗投资、诱骗骗赌等手段实施诈骗,并衍生出套路贷。

事件解读:随着通信网络技术和银行支付业务的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破坏社会诚信和社会公德,这些犯罪行为往往藏匿较深,甚至发生在境外,打击难度较大,今年以来多次的跨境打击电信诈骗,对于遏止电信诈骗取得明显成效。

备注:所谓“杀猪盘”,就是违法人员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社交工具,编织虚假身份,骗取被害人信任,在交往中设计骗局并给予利益,最终蛊惑被害人加大投资以获取更大回报,待被害人巨资投入后,则“杀猪”卷钱不知所踪。

互联网行业屡爆劳资纠纷 企业声誉形象受牵连

事件概况:11月24日,一篇网易员工身患重疾却遭“暴力裁员”的文章在网络上刷屏。随着舆论持续发酵,网易发声明表示,相关人员确实存在简单粗暴、不近人情等诸多不妥行为,向该员工致歉,双方达成和解。11月28日,有自媒体曝光一份《刑事赔偿决定书》,将华为与前员工李洪元的陈年纠葛展现在公众面前。李洪元自述拿到离职赔偿后,华为向警方报案,并被深圳警方逮捕,羁押251天,后深圳龙岗区检察院又作出不起诉决定,引发舆论热议。目前,深圳市检察院介入调查该事件。

事件解读:随着互联网红利收缩,企业发展承压,裁员、“人员优化”不时发生。企业曾视人才为重要资产,而今在对待裁员时却显得管理不周、缺乏同理心,一旦个案升级为舆论危机,蛮横应对之举备受舆论拷问,曾经树立的公司声誉顷刻瓦解。这类事件也给互联网企业敲响警钟,反思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劳资关系的处理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问题,还涉及企业声誉。

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默认勾选被指侵权

事件概况:2018年1月4日,支付宝年度账单默认勾选《芝麻服务协议》被指侵权。用户在不知情下“被同意”接受芝麻信用,继而芝麻信用可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推送给合作机构。1月6日,网信办约谈支付宝、芝麻信用负责人,指出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的精神,应严格按照《网络安全法》要求,全面排查,专项整顿。

事件解读:部分网络运营者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存在隐私条款笼统不清,征求用户授权同意时存在默认勾选、“一揽子”打包授权等问题。支付宝账单事件再次敲响警钟,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企业责任,最小范围采集用户个人信息,并尽到明显提醒义务。

多平台侵犯用户隐私被约谈,数据泄露频发被罚款

事件概况:2018年1月12日,因App存在侵犯用户个人隐私问题,工信部约谈百度、支付宝、今日头条,要求本着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原则,立即整改。6-8月,顺丰、华住、A站、圆通等公司相继被曝出信息泄露,部分数据被打包在暗网出售。10月,华大基因因“数据泄漏门”被科技部开出罚单。1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备受社会关注。12月,陌陌被爆3000万条用户数据在暗网被售卖。

事件解读:连续一整年,用户隐私、数据泄露成为焦点话题,伴随的真实风险和危害接连发生。大众对于自身隐私问题的关注正在觉醒,不再是泛泛质疑;监管部门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愈加重视,约谈整改罚款连续袭来;制度层面,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精细化、严格化。

《电子商务法》出台,多方主体权益重新洗牌

事件概况:历经五年、四审、三公开,《电子商务法》落地。这部法律涵盖市场主体、税务、合同、消费者保护、隐私、网络安全等多方面,对涉及合同内容、快递物流、电商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电子支付等,及发展中比较典型的问题都做了规范。

事件解读:随着电子商务法的实施,它对中小商家的主体身份、平台的责任、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规定,将对规范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伴随电子商务发展中平台经济的特点愈发明显,要维护各方主体权益,势必会涉及到利益博弈。

音集协要求KTV下架6000余首歌,越权、模糊账质疑纷至沓来

事件概况:10 月 22 日,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发公告,要求KTV停止使用6609部音乐电视作品,引发舆论质疑,业内专家直指音集协有越权之嫌。随着更多疑点汇聚成流,音集协、音著协收取KTV版权费、词曲版权费“糊涂账”浮出水面,音乐人吐槽“几乎未收到过版权费”,本应服务于音乐权利人的音集协、音著协,真实定位被利益扭曲。

事件解读:因行政权力而获垄断地位,中国式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天然就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之嫌。本应作为音乐集体权利“代理人”,服务于著作权利人,现在却本末倒置,在音乐权利人心中几无存在感。在中国数字音乐快速发展中,效率低下的管理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绊脚石”,如何纾解,亟待破局。

短视频迎来强监管,平台内容价值观不可缺失

事件概况:进入4月,短视频领域迎来强监管风暴。先是网信办约谈“快手”“火山小视频”,责令全面进行整改;再是广电总局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 要求全面清理类似视听节目产品;随后,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五部门,开展网络短视频行业集中整治,依法处置19家网络短视频平台。

事件解读:2018年,短视频迎来爆发,伴随狂飙突进,短视频内容也呈现出泥沙俱下,低俗化、同类化、恶趣味等内容的价值维度遭受拷问,鼓吹算法推荐而没有价值观,加重乱象丛生、竞相比差的态势。当监管袭来,短视频行业整顿成为常态,相比以往以约谈、短暂下架,如今的永久下架将形成震慑。这也敦促短视频平台应承担起内容审核责任,营造优质内容生态,同时也警示平台,不能只要价值,不要价值观,产品不能沦为算法的奴隶。

网络游戏寒冬袭来,监管体制仍需理顺

事件概况:因国家机构调整,暂停国产网络游戏备案和版号审批,所有新网游无法商业化;8月底,国家新闻出版署又提出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运营数量,两道政策扼住网游公司咽喉;12月,央媒称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将成立,对存在道德风险的网络游戏进行评议。

事件解读:从版号审批暂停到总量调控,再到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游戏监管不断收紧。纵看产业发展,不少网游公司面临倒闭或破产的困境,买卖版号的灰色市场暗流涌动。网络游戏监管从严大局已定,“合规”与“防沉迷”将是加强网游监管的主旋律,行政监管之外,亟待重新审视并理顺网络游戏监管体制与机制。

自媒体迎来大整顿,平台责任应切实履行

事件概况:11月,网信办集体约谈百度、腾讯、新浪、今日头条、搜狐、网易、UC头条、一点资讯、凤凰、知乎等10家自媒体平台,就自媒体乱象,责令平台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自查自纠。此外,网信办针对自媒体乱象展开新一轮整治行动。超过9800个自媒体账号在这一轮行动中被关闭。

事件解读:这次针对自媒体行业乱象的一次整改行动,力度前所未有。经历前几年的野蛮发展之后,自媒体行业的草莽时代已经走到尾声,监管已经成为常态。相关平台企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营规则,加强审核管理,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

网约车进入整改潮,补足安全短板势在必行

事件概况:11月28日,交通运输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组成的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组,对滴滴公司及其他7家主要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的专项检查结果,同时公布了对滴滴公司的处理意见,涉及顺风车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全面依法合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社会稳定主体责任落实、公共安全治理和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

事件解读:网约车确实给公众出行提供了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新产品和商业模式就可以突破社会既有的规则和底线。以牺牲安全和秩序为代价,终究难以行稳致远。当网约车安全事件刺痛民众神经,补足此前落下的“安全”功课,势在必行。

平台内容版权摩擦,腾讯头条互诉法院

事件概况:2018年3月以来,今日头条与腾讯之间的摩擦日益激烈,并把互联网的“屏蔽”话题推向舆论高潮。自3月8日-6月4日,今日头条先后多次发公告表示,腾讯以各种理由、多次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屏蔽”行为。一方跳起来指“屏蔽”、“封杀”,另一方则不许“褥羊毛”之举扰乱微信生态。6月1日,腾讯发公告称,“今日头条”及“抖音”涉不正当竞争,对腾讯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宣布暂停与今日头条的合作。

事件解读:本应是纯粹的商业竞争,却上演了一出公关口水战。拨开舆论迷雾,回溯互联网近十年发展史,从搜索引擎到移动社交,从在线音乐到网约车,从移动支付再到“头腾大战”,“屏蔽大战”从未停歇,放眼全球互联网,谷歌、脸书、亚马逊等巨头也因竞争而相互屏蔽。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互联网下半场,互联网企业和监管部门仍要共同面对和思考这一难题。

共享单车资金链绷紧,商业模式陷入困境

事件概况:2018年4月,美团全资收购摩拜,而与摩拜对标的ofo小黄车却在年末陷入资金链断裂泥潭。12月初,网友称ofo已经无法在App内退押金,随后ofo总部排起退还押金的千人长队。尽管ofo对外回应,但丝毫无法掩饰押金难退的窘迫。在资金链紧绷之下,ofo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触动着用户、厂商和媒体的神经。

事件解读:2018年,共享单车迎来变局。结束2017年的投资热捧、开疆辟土,迎来全资收购、精细运营,抑或濒临破产的命运。回到共享单车故事的开始,重新梳理它当初画下的“大饼”,有多少成为现实,又有多少演变成废铁一堆、押金难退。在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遵循基本的商业逻辑,回归常识和理性依然重要。

回到稻壳网首页
稻壳客服

扫一扫,微信咨询

请留下需求和联系方式,我们即刻为您准备方案
需求提交成功

提交成功

免费服务热线021-61676039(工作日9:00 ~ 18:00)
×
稻壳客服

扫一扫,微信咨询